义乌:铸就制造业强筋骨 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

发布时间:2022-04-25 14:34:31.0

    “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人,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城市,数十万在‘小商品’世界里弄潮的义乌商人,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传奇。”曾有人如此评价义乌,这座建在小商品市场之上的城市,是展现当代中国创业创新活力的生动窗口。
    高度繁荣的商贸经济,成就了义乌“小商品之都”的城市品性。近年来,义乌对标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,按照贸工联动和“增量选优、存量提质”发展思路,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,义乌作为工业城市的个性标签愈发明朗。
    “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63.7亿元,增速66.72%,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各县市第一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、装备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部高于规上增加值增速。”过去一年,义乌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,阔步迈入“千亿时代”,城市跃变发展的新动能因此夯实。
量质齐升

    空间载体再优化

    优质的空间资源,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保障要素。近年来,义乌在空间拓展方面持续大手笔投入,通过谋划高能级产业平台、整治低效用地等举措,为产业发展储备充裕的空间。
    去年5月,义乌翻开了城市发展史上的新篇章:义乌经开区、高新区两大平台正式整合,成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(义乌信息光电高新区技术产业园区)。在这片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形成了袜业、服装、拉链等10多个传统优势产业集群,省级智能显示材料“万亩千亿”新产业平台、省级特色小镇——绿色动力小镇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——义乌科创园、高层次人才创业园、芯片产业园等高品质的产业平台脱颖而出,成为义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。
    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,支撑起了义乌经济的四梁八柱,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是义乌经济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。“我们把小微企业园作为培育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,为入园企业完善市场、电商、物流、金融、公共资源等配套服务,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。”义乌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。
    承载着不同产业类型的小微企业园,可谓培育小微经济的温床和土壤。据了解,义乌共建成投用小微企业园78个,集聚小微企业4554家,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园10个(累计69个),总数列全省第一。在此基础上,义乌重新制定了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办法,建立能进能出的评价机制,并加强针织服装、饰品等优势产业配套园区建设。
    在有效利用存量空间的同时,义乌加大力度推进低效用地整治提升,在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方面做足文章。
    义乌修订出台了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2.0版,以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的,对用地主体土地利用状况实施全过程动态评估和监管,将存量用地市场化转让、股权转让、改扩建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,要求亩均税收不低于15万元,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给优质企业,全市纳入全生命周期管理宗地累计469宗。
    借力新一轮的制造业“腾笼换鸟、凤凰涅槃”攻坚行动,义乌完成省厅下达的62家高耗低效企业整治,整治提升D类企业285家;在柳青、下朱宅等老工业区,有机更新土地1538亩,整治提升低效工业用地3533亩。与此同时,真爱网商、金汇化纤、金鸿机械等低效用地收回后重新出让,用于安置高税无地企业,腾换之间,为推动义乌产业转型升级留足了时间和空间。
聚点成链

    锻造产业新能级

    市场带动工业、工业支撑市场。多年来,义乌按照贸工联动的发展思维,走出了“小商品、大世界,小企业、大集群,小产业、大市场”的发展之路。
    为进一步推动小商品向大制造转变,提升制造业竞争力,义乌先后编制完成《义乌市制造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《经开区“十四五”规划》《光伏产业发展规划》《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》和《芯片小镇行动计划》,全力构建“4+X”产业发展新格局(信息光电、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、高端芯片及智能终端、医疗健康4个新兴产业,以及若干传统优势小商品制造产业)。
    “引进一个大项目、形成一个大产业、打造一个新的高端产业集群”,秉承这一理念,义乌重点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优质项目接踵而至,扎根这片创业热土,逐渐长成参天大树,重构着义乌工业产业生态系统。其中,信息光电和汽车制造两大千亿级现代制造业集群,可谓“无中生有、点石成金”的产业奇迹。
    作为晶澳有史以来单笔投资最大的项目,2020年,义乌晶澳仅用142天时间便建成了规模较大的光伏智能单体车间,再次刷新义乌建设“加速度”,实现当年建设、当年投产。其后,晶澳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实现产值、营收双破百亿元,成为义乌市首批百亿企业之一。“义乌晶澳在带动3家本地光伏企业发展的同时,正努力成为义乌市数字化转型、未来工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样板。”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。
    在义乌,像晶澳一样,龙头企业对本地光伏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凸显:华灿光电项目落地后,义乌相继迎来下游的瑞丰光电、木林森等企业,形成LED全产业链;引进爱旭太阳能项目后,又落地了上游的天合光能等项目……本地光伏产业呈现出跃变发展的态势,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苏溪镇,如今已是世界级光伏光电企业云集,小商品之都义乌的“世界光明之都”梦想正一点点照进现实。
聚焦新兴产业,义乌全力塑造以重点项目为驱动的产业链活力,从而打造新的制造业增长极。

    过去一年,在光伏、高端芯片、医疗器材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招引中,义乌共有8个项目列入省市县长项目,投资总额达430亿元。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8个,协议总投资约600亿元,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,大型优质项目汇聚,意味着义乌制造业发展潜力大、后劲足、前景广。


    数字赋能


    开启产业未来模式

    当前,数字化是最具活力的变革因子,顺应数字化改革浪潮,义乌制造企业积极谋求从制造到“智造”的全面升级,“产业大脑+未来工厂”建设带来的发展红利正持续释放。
    针织服装行业是义乌传统产业的典型代表,为促进针织服装行业加速转型升级,自该行业入围省级新智造产业集群试点以来,义乌聚焦行业痛点,针对无缝内衣、袜业、衬衫3个细分行业共性问题开发数字化系统模块,按照N(行业共性模块6个)+X(企业个性模块8个)的模式推广轻量化企业数字改造,同时提高企业数字化改造补助标准并配套金融支持政策,真正让企业改得成、用得好、付得起,目前已在19家产业集群企业进行试点。
    义乌通过重点推进标杆企业数字化项目建设,进一步营造智能化生产的浓郁氛围。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对生产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,实现从棉花、纺纱、染纱、袜子研发生产全过程到全球物流、分销商、客户的全程数字化管理,在降低成本的同时,提高了生产效率,晶澳科技、棒杰针织入选省级智能工厂,五洲新材完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建设。“全市立项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27个,通过数字化改造的手段促进企业减员增效,全员劳动生产率20.5万元/人,同比提高38.8%。”义乌市经信局工作人员介绍说。
    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,催生出新业态新模式,在义乌,助力产业转型的数字应用场景正遍地开花。
    义乌积极推进浙里探馆、市场采购贸易“货款宝”、远程异地多点评标、节水在线4个省级试点项目建设,其中3个项目获评第一批省级优秀重大应用。与此同时,谋划建设亩均论英雄、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、用能在线、小微企业园在线、技改在线5个应用场景。以用能在线为例,全市已完成规上企业要素采集器安装全覆盖,按照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全面实行用能预算化管理,引导高耗低效企业转型升级,过去一年,义乌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11.3%,位列金华第一。数字化改革红利给生产实践带来的实质性利好不断凸显。
    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围绕‘增量选优,存量提质’,深化产业结构调整,做好招大引强工作,加大力度推动数字化改革,持续深化‘亩均论英雄’改革,强化低效用地整治,做好‘能源双控’工作,提升小微企业园的质量,推动我市制造业继续高质量发展。”义乌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说。
    现代智造和小商品制造并举,创新与转型并重,制造业高质量跨越的义乌,正创造着属于“小商品之都”的产业发展新传奇,为义乌城市发展增添新注解。